学院新闻/媒体聚焦
5月30日,第三届“科德杯”全国大学生无人机航拍竞赛在首都师范大学落下帷幕。新葡的京官网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生孙艺、林溪在比赛中脱颖而出,荣获二等奖(指导教师吴志斌、屈雅红)。
第三届“科德杯”全国大学生航拍竞赛为期五天,吸引了全国近200所高校、260多个无人机航拍团队,800余位参赛选手同场切磋竞技、相互学习,比赛主要外景拍摄地点位于北京市延庆区,要求拍摄内容中至少50%画面为航拍镜头。
本次航拍竞赛将国家建设、地方发展和推动高校专业进步融为一体,让青年学子们亲身体验到最“接地气”的实践锻炼,充分发挥弘扬主旋律、引领新时代、促进高校无人机航拍和无人机综合应用的专业建设的作用。
“科德杯”设立以来,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。本次比赛开幕式上,希腊前总理、北方国际大学联盟国际顾问委员会副主席乔治·帕潘德里欧、清华大学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、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等著名学者、专家及社会各界人士莅临现场,共同助力竞赛,为参赛选手鼓劲。
新葡的京官网研究生团队的获奖作品《起跑线》围绕“成长”主题展开。主创就地取材,山间、田野、操场三个叙事空间分割了主人公小学、初中、高中三个成长阶段。以主人公“奔跑”于不同时空的戏剧动作,隐喻地表达“成长”主题。主创将绘画元素穿插于叙事中,通过地画和素描简笔画,拓展表意空间,表达主人公内心的迷茫,引发观众对当下教育现状的思考。作品内容充实,构思巧妙,层次分明,航拍镜头达到80%以上。
赛后团队成员之一的孙艺分享参赛经验:“由于拍摄条件的限制,取景为山上和田间,还有一部分是在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的操场,所以时间紧、任务重,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。”
(飞手林溪在操作无人机)
指导老师吴志斌介绍了本次获奖作品中地画创意的构思来源:“地画形式的运用,就是受到媒体报道的各种街头地画、井盖画的启发,运动轨迹也是来自于运动软件的日常经验。但更主要的是团队,团队成员优势互补、分工协作很重要。孙艺同学集优异的编导与表演才能于一身,林溪同学则是学美术出身,这些都为创意的实现提供了重要基础和保障。”
谈到了指导本次比赛的感受,吴老师说:“总体来说,这次参赛的作品还是实现了创作意图。但由于是现场创作,前期准备不够充分,时间又太紧,难免会有些遗憾。大家都知道,‘影视是遗憾的艺术’。孙艺和林溪两位女同学都是晚上熬夜画画、剪片子,已是不易,所以这次获奖也是对她们不懈努力的肯定。当然,更重要的是,这次参赛过程中她们自身的成长。”
吴志斌老师也给未来参加航拍比赛的同学提出了以下注意事项:
第一是安全。因为拍摄现场周边环境比较复杂,风速等不可控天气因素较多,所以人身安全和无人机飞行安全无疑是第一位的。
第二是团队。因为赛事主办方要求一组只有2名队员,要承担从前期编导策划、现场无人机航拍和表演、后期制作等全部工作,所以团队的构成和分工协作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第三是创意。这个赛事比的不只是飞手的航拍技术,更是最终呈现出来的作品,所以创意是核心。也就是说,飞手的航拍技术当然重要,但前期策划和与之相应的充分准备尤为重要。”
学院地址: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大道29号
来信请寄: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150信箱180分箱
邮编:211106
校内链接